• 區劃代碼:130929000000
    地名由來:漢景帝二年(前155年),封其子劉德為河間王,劉德卒,謚“河間郡王”,故有以后“獻州”、“獻縣”之稱。據乾隆《河間府新志》卷2《輿地志·州縣備說》:“金大德中,以其為漢河間獻王封國,獻陵在焉,故特名其州曰獻!卑矗韩I王即漢武帝劉徹之兄劉德。獻王陵在縣東十里。獻縣因此而得名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境域春秋時屬燕國地。戰國時始有河間之稱(指漢時樂成。因于禹貢九河間而得名),屬趙國地。后曾一度為齊燕所有。秦屬鉅鹿郡,仍稱河間。漢高祖置河間郡,后封河間國,治樂成縣(今河城街南),屬冀州。西部及西北部屬阿武、中水二縣,隸屬涿郡,東屬景城縣隸渤?。東南部屬成平、建成兩縣地,隸渤?。漢景帝二年(前155年),封其子劉德為河間王,劉德卒,謚“河間郡王”,故有以后“獻州”、“獻縣”之稱。東漢省建成、景城入成平縣,又省阿武。今縣遂屬樂成、成平、中水地,后更樂成縣為樂陵縣。三國時縣境屬魏地。魏黃初三年(222年)改樂陵縣為樂成縣。西晉改樂成為樂城,屬河間國。東晉為河間郡。南北朝時,北魏置瀛州為樂城,不久即廢,仍為河間郡。太和十一年(487年),置瀛州于趙都軍城(今河間縣城),移河間郡及樂成縣于樂壽亭(今獻縣城西南一里之故樂壽亭),同年又移郡治至東城坦(今河間縣)。延昌二年(513年)徙成平縣治于景城故城,仍稱成平縣,屬章武郡。中水初屬河間,北齊時省入樂城。隋開皇十八年(598年)改樂城為廣城縣,改成平為景城縣,皆隸瀛州。仁壽初為避煬帝楊廣諱,改廣城縣名為樂壽、大業初樂壽,景城皆屬河間郡。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于大業十三年(617年)在樂壽亭城北一里建樂壽城(今縣城舊址),自立為長樂王;十四年正式定都樂壽,國號大夏。唐滅樂壽縣隸瀛州,大歷中改屬深州,元和十年(815年)復隸瀛州,后又屬深州。景城初屬瀛州,后屬滄州。五代時,樂壽縣屬深州,景城屬滄州。宋至道三年(997年),以瀛州為瀛海軍,樂壽、景城皆屬之。熙寧六年(1073年),省景城為鎮,入樂壽。大觀二年(1108年),瀛海軍升為河間府,樂壽縣屬之。金天會七年(1129年),升樂壽縣為壽州。天德三年(1151年),以州治為河間獻王,都城改為“獻州”,屬河北東路;大定七年(1167年),析縣境內東南部置交河縣,與樂壽縣并屬獻州。元朝至元二年(1265年)廢壽州為樂壽縣,省交河入樂壽,屬獻州,隸中書省河間路。明洪武初,省樂壽縣入獻州。洪武八年四月(1375年)降州為縣,屬河間府,自此始有“獻縣”之名。洪武十年(1377年),省交河入獻縣,十三年十一月復故。永樂十九年(1421年),獻縣隸屬京師河間府。清屬直隸河間府。1913年獻縣屬直隸省渤海道,1928年改屬河北省。1937年后,獻縣屬晉察冀邊區冀中區八專區領導,1939年以獻縣城東三區及河間縣東部二區地置建國縣。1940年以獻縣南部和交河縣西南部地區成立獻交縣,并將西南部辛莊、黃廠、粟莊等8個村莊劃給武強,東南尚古莊、莊頭、茍魯道劃給交河。1945年撤銷獻交縣,成立獻縣人民政府。1946年獻交縣復建,1949年10月獻交縣撤銷,獻縣屬滄州專區。1954年建國省入獻縣,隸屬天津專區,12月,饒陽、武強并入獻縣。1959年1月2日改屬天津市。1961年恢復饒陽、武強兩縣,6月1日獻縣改屬滄州專區。1970年改屬滄州地區。國務院1993年6月19日批準撤銷滄州地區,此縣劃歸滄州市管轄。